曾经,陈延年、陈乔年等志士仁人苦苦探寻中国复兴之路,牺牲时正如现在“90后”“00后”这般年纪。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火了,很多青少年自发前往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,来自全国的留言和信件纷如雪片……
其中一封信,称呼他们为“延年哥哥、乔年哥哥”。
“《觉醒年代》中,延年哥哥说出‘我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人’时,我的眼泪流了下来。因为,我也是立志要献身于国家事业的。小时候,我渴望做一名战斗型士兵,后来戴上了眼镜,只好作罢。现在,我渴望成为一名科技型士兵,去军队研究所工作,希望成为一名药物研发员,在下一次人民需要新药时,可以有我的一份贡献。”
一声“哥哥”,拉近了今日青年和90多年前青年的时空距离。
烈士纪念日前夕,人民网上海频道和龙华烈士纪念馆通过微博、微信发布《全城找你——龙华烈士陵园里出现的那封信的小作者是谁?》,寻找寄信人。
很遗憾,寄信人尚未找到;然而,又收到很多类似的信件。
向烈士敬献鲜花。王初摄
为缅怀先烈,致敬英雄,人民网上海频道与龙华烈士纪念馆联合策划“哥哥,请听我说”纪念活动,邀请网友和学生读信,大声说出新时代青年的心声。
错位时空,我们无声对望却心灵相通
网友“芋圆”特意从广州赶来参加读信活动。
她带着送给陈延年的信件和卡片,坐两个多小时飞机来到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。她说:“我并不觉得离他们很远。”
从广东赶来的“芋圆”正在读信。顾海民摄
“认识你是很久以前,真正了解你却是今年。”和众多年轻人一样,“芋圆”因《觉醒年代》熟悉了烈士。
“当我走出地铁站,抬头看到你的照片出现在最繁华街道的大屏上,正对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巨幅贺词,您微笑地望着这一切,我却忍不住留下了眼泪。此刻,晚霞绯红,街灯亮起,您目光所及,凝成一片红色海洋。人群熙攘,我忍不住驻足良久,隔着时空无声对望,我相信,此刻我们的心灵相通,这应当是你梦想中的新世界吧!”
网友致陈延年的信。王文娟摄
她在信中写道:“广东区委旧址所在的文明路,有许多美食老店,为了喝炖汤和糖水,我走过几百遍,惭愧的是,我都没有驻足停留。前不久,我回到这里,看看你办公过的地方。很多年过去,一切都大不相同,但身处那间小小的办公室时,您的身影仿佛依旧遍布整个房间。”
“或许是身处广州的缘故,我的生活轨迹似乎总是和您重合,沿江的夜景是广州最美的,可我吹着夏夜晚风,却总是不自觉地走向沙基惨案纪念碑……”她有很多话想对烈士说,写了又改,最终的四页纸静静放在陈延年墓前。
“芋圆”胸前佩戴着陈延年、陈乔年形象的徽章。她去了以前陈延年工作过的一些旧址,拍了照片带来:“想让他看一看,他工作过的地方,那里的人们生活都很好。”
“深爱您的青年”写给陈延年的信。龙华烈士纪念馆供图
高中生“莹莹”很喜欢历史,向学校请了假来读信。
她以“深爱您的新青年”署名,在信中写道:“前几天我来过这儿,给您还有乔年弟弟、世炎同志献上了一束花。自从那天,我每日都盼望着再来龙华,再多看看您,每次翻阅您的故事,我内心都充满一股温柔的力量。您像我的友人、兄长,您身上的执着、坚韧,是我想学习的,每次想起您,我又会觉得无比亲切与安心。”
还有各地网友发来视频,读出给“哥哥”的信。
“您牺牲时说,革命者光明磊落,视死如归,只有站着死,绝不下跪。”“在我的印象中,您还是那个坚定追随哥哥的‘苹果弟弟’,从小与‘冰山哥哥’勤工俭学,自给自足,令人敬佩”……
延年乔年,你们成了“中国青年”的代名词
“叱咤的少年郎并非衣着光鲜,只是有那一腔热血与那执着初心,那生锈不堪的铁拷怎么配禁锢住你对理想的向往,你的一生短暂却不平凡。”
学生向英雄致敬。顾海民摄
9月27日,上海三所中学的学生们也来到龙华烈士陵园读信,表达心声。
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两名女生孟意然、蔡烨佳共同给陈延年、陈乔年写了一封信。追完《觉醒年代》这部剧,还意犹未尽,“会有续集吗?”她们写道,“现在的美好生活,就是续集。”
同学们向烈士承诺:“我们不会忘记你们,会永远继续书写以你们为首的诗篇。你披荆斩棘为我们创造的幸福,我们也会珍惜。”
“延年先生,我想告诉你我的心之所向:我向往中国共产党,向往为人民服务,希望有朝一日,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,成为你的同志。”
学生在陈延年烈士墓前敬礼。韩庆摄
上海市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的四名同学,不仅替网友读了信,也给两位烈士哥哥写了信。
“你们没有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失去希望,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,扛起拯救苍生的重担”;“一九二七年君去矣!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,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的话语,仍回荡在华夏天地之间。”
六年级陈嘉懿同学提到《觉醒年代》一个细节:“哥哥喝水时,看到一只小蚂蚁在碗里,你把它轻轻捞出来,放到一朵小花上。这个世界应该是美丽的,再弱小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。”
署名“一名十四岁的初中生”说:“多次想提笔写信给您,奈何文笔不佳望见谅。我们一定会接过你们手中的接力棒,无声之处完成梦想与使命的传承,脚踏实地,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,以热血为色描绘一个崭新的青春中国。”
上海民办位育中学的五名学生也走进了录音棚,用声音传递思念。
陈宇悦同学说,陈延年、陈乔年就是她心中的优秀青年模样:“在我心中,少年应当和你们一样意气风发,有沸腾的热血、坚定的信仰和永恒的理念。你们知道吗?你们成了中国青年的代名词。”
王雨诺同学在《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》中,和哥哥们分享了“一条路”。
“延年哥哥,您好!您知道吗?安徽合肥有两条路,一条名为延乔路,一条名为集贤路,延乔路短,集贤路长,它们没有汇合,但两条路的尽头,皆是繁华大道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一百年了,这盛世终于如你们所愿。”
李宇嘉同学尝试用文言文,以“一名少先队员”名义给陈延年烈士写了一封信。
“离开无政府主义,心许马列之共产,你与汝父共挖战壕,同筑红矛,时光许你以坚毅,共产假你以雄豪……盖因,汝乃新青年,汝乃觉醒者。”
致敬英雄,青年一代必将稳稳接下历史“接力棒”
“29岁,本正值青春旺盛之年,你却凋零在最美好的年纪,定格在信仰盛放的瞬间。”张迦予同学写道,“1927年,陈延年于上海不幸被捕,被乱刀砍死……看着屏幕上沉重的大字,心情也无比沉重。您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躯,去追逐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,重建民族的伟大辉煌啊!”
学生在陈延年墓前读信。王初摄
三所学校的师生代表,在龙华烈士陵园一起上了一节特殊的党课,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初心的革命精神,让同学们深受震撼。
落日的金色余晖缓缓地洒在墓区。烈士墓前,同学们把今天幸福的生活详细描述,“眼前的一切,就是90多年前哥哥们的梦想吧!”
“我是享受着你们披荆斩棘成就的子孙后代。我总骄傲地、满怀敬仰地向旁人夸赞你们,夸赞你们是伸展羽翼的天使,是将这世间所有勇气集于一身、不露倦意的青年。”
“多么希望你能看见气势宏伟的开国大典,能看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过后武汉的樱花,能看见黄浦江畔的万家灯火,能看见新时代的国富民强。请你放心!我们必将稳稳接下历史的接力棒,不负韶华,努力学习,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!”
“龙华的烈士不止陈乔年、陈延年,作为上海红色地标之一,龙华烈士陵园安葬了1700多位革命先烈,很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革命先进者或是参与建党的先驱者,比如罗亦农、彭湃、杨殷等。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,这里铭刻了革命先驱在上海奋斗牺牲的英雄事迹。”龙华烈士纪念馆馆长邹强介绍。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陵园。穿越时空的信,是今日青年给昔日青年的信。不同的时空,却是同样的青春年华,同样深爱我们的国家。
9月30日,烈士纪念日,让我们一起,向英雄致敬!